![]() |
我国研究生随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事实上其扩招比例比本科生扩招比例大得多。最近,教育部又提出研究生扩招,让人担忧。
今天,我以我国“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的9所高校为例,大体计算了各校在校研究生数,发现近一半学校研究生数已超过本科生数,博导博士生比平均在1:5左右,中科大居然达到了1:28。此时决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各高校需要大量的博导,建议毕业生都去应聘博导。[参与讨论]
莫把教育当“就业蓄水池”
今年10月间,教育部曾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今天扩大硕士招生规模的决策,与10年前何其相似。[查看全文]
·“研究生扩招”是招臭棋
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已面临严重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因扩招导致研究生水平急剧下降。现在的研究生基本上是以班而论、以班而教学。以班而论的研究生失去了研究生的“研究”性,同时,由于导师数量的不足迫使本来不够资格的教师充当导师。很多高校的普通教师成批进入硕导、甚至博导行列。成就了教师,牺牲了学生。[查看全文][评论]
·研究生扩招难解就业危机
在经济寒风吹袭下,眼见得明年就业形势一天天紧张起来。如今大学再次扩招——研究生扩招、第二学位生扩招、连成人本科也扩招。就不了业,火烧眉毛顾眼前,先把人塞到学校里等两年再说。我真的不知道打这以后,外界将如何看大学里的研究生,会不会两人一见面,一听说对方是研究生学历,就会鄙夷地转过身去说,哦,原来是个找不到工作的失败者。[查看全文][评论]
·教育部:我们永远正确!
今年10月间,教育部曾表示:当年决定大规模扩招太急促。但没几天,教育部又出来澄清了,说关于“教育部承认当年高校扩招太多急促”严重失实。说来奇怪,好端端的,教育部怎么会忽然主动承认错误呢?归根结底,是我们这目光太短浅了。无论教育部做什么,其做法都是英明的,都是永垂不朽的。[查看全文][评论]
·就要毕业了,但我却很苦恼
就要毕业了,这是多么令人期盼和兴奋的事啊,但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第一,很不幸的我成为了09届的毕业生;第二,毕业时很倒霉的遇上了金融风暴;第三,也是最不幸的,我是学经济的......[查看全文][评论]
·参加招聘会,被严重打击了
今天有浦东新区贸易、营销、物流类应届毕业生招聘会,由于和家很近,我就去逛了圈。招聘的公司很雷很山寨,应聘的孩子还真多,大家真可怜。经过今天我终于体会到,找工作到底有多难。只好等爸爸12月中旬回来,帮我找工作了……[查看全文][评论]
·为了工作,我彻底疯狂
最近一直都在疲于找工作,在网上疯狂的投简历、去各个招聘会疯狂的找工作,还要去不同的公司接受不同“面试官”的问话,说句实话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过来的,这些日子每天都这样重复着,还要接受别人的问话......快点结束这段难熬的日子吧![查看全文][评论]
·当了两个月的“面霸”,终于找到工作了
星期一得到吉威的确认录用通知之后,总算想把工作的事情确定下来了。待遇虽然不高,但是保证解决户口,在今年金融危机和北京市户口更难解决的背景下,算是一个安慰吧。两个来面试过的单位:ESRI,斯伦贝谢,搜狗研发,搜狗地图,用友软件,网易有道,清华规划院市政所,广联达,电科院科东电网自动化,吉威数源,中国航信......我太佩服自己了。[查看全文][评论]
·老板:我为什么不用应届毕业生
我的话可能不太中听,但能代很多用人单位的心声。这年头儿,人都浮躁,而且一步登天的先例不少,所以大家心里都急,恨不得一夜之间就实现了自家的梦想,但却忘了通往梦想顶峰的路是艰难崎岖的。所谓饭要一口一口吃,指望一顿饭吃完就变成胖子除非你本来就是个胖人。揾工的旺季又来了,我只希望那些年轻人找工作的时候,先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别满脑子净是梦想。[查看全文][评论]
·从一个大学生的角度看: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
我们在大学扩招合并造出这么多大学生的时候,当初是个什么思维?因为当初我们国家大学生的比例严重低于欧美平均,所以我们就误以为我们培养更多的大学生之后我们经济会更有质量,会更高速的发展。我们哪里知道,这个想法前提就是个问题:美国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大学生,而中国培育出这么多优秀大学生为什么失业?难道是我们学生程度不够?难道是我们同学不够用功?难道是我们同学专业不对?[查看全文][评论]
·高校公布的就业率水分有多大?
本科生就业率下降20个百分点,研究生就业率下降7个百分点,这还是比较保守的说法。你知道高校的就业率是怎样出炉吗?还不等你毕业就连蒙带骗的让你把学籍和档案拖走,生怕你不弄走,学校的就业率就升不了。哪怕你放在人才市场都好,反正你的关系一走,不管你有没有就业你都就业了,然后再拿这个充水的数字去邀功。君不见各个高校就业率都很高,可是大学生失业率却一路飚升?滑稽,真是滑稽。[查看全文][评论]
毕业生感言:大学生就业难已是老生长谈了,国家也花样百出的出台相应的补救措施。可大家想过没有,我们在学校学的东西里,有多少是在工作中确切需要的?有多少是可以让我们受益一生的?毕业生找工作就像鲤鱼跳龙门,从学校这一岸跳到社会那一岸,很多大学生落水了,他们挣扎着爬向社会那一岸,还要忍受岸上的嘲笑和蔑视,说你的弹跳力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