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如果没有《百家讲坛》我还会是个好老师
【解析】纪连海:我是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我的很多习惯是其他老师做不到的。
问题二网上说阎崇年老师有文化暴力,这是个误解
【解析】纪连海:阎先生明知别人的观点跟他不一样,而从没有隐瞒压制别人。
问题三为什么学者更热衷于研究清史?
【解析】纪连海:清朝给我们带来的是史料上的丰富,所以才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问题四《百家讲坛》的第一诉求是保证收视率
【解析】纪连海:也许你更有研究,但可能你坐那儿人家一看“啪”换台了。
问题五《百家讲坛》成名后,纪连海频频触电
【解析】纪连海:人出名了从电视台获取的钱肯定是最少的。
我曾经教了阎崇年的儿子阎天30多节课,但后来就跟他失去了联系。《百家讲坛》找到我是因为,现任制片人万魏先生发现,从2001年开办到2004年为止,收视率最高的是阎崇年和刘心武都曾经做过中学老师,于是就在全国找了一百多个中学老师,这当中有我。所以阎老师总是说我是他推荐上去的,我自始至终不承认,因为阎老师肯定不知道纪连海是何许人也,在我这儿而言肯定是阎老师的儿子阎天推荐上去的。[我来说两句] |
隋唐之前的历史,即使没有被人修改过也不一定可信。所以绝对正确在历史上是绝对错误的,在历史上没有绝对的真理。历史的精彩就在于同样的一件事,我和阎老师利用的是同样的材料,居然多尔衮和孝庄的关系我们讲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我觉得精彩就在这一点。而且我和阎老师居然是很好很好的关系,我们俩还老针锋相对。[我来说两句] |
关于多尔衮和孝庄,我认为他们是有关系的,而且下嫁了,为了证明这一点我做了三集的案头工作。证明中国绝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有这个传统,这是第一集。第二集,汉族人自古以来也有这个传统,只是宋朝以后这个传统在名人和官员中间弱化了,在民间一直存在。第三集,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是这样的,而且这些民族到今天依然如此,最典型的故事莫过于哈姆雷特,这种是最尊重人性的。[我来说两句] |
刚刚改革开放、恢复高考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有名气的人给老舍夫人胡洁清写信,写“洁清先生如何如何”,登在《人民日报》上,被北大中文系的一个学生批了一顿,说第一她是女的,第二她比你小,你怎么能管一个比你小的女人叫先生呢?人家说拜托你去查查新华字典。这个北大的学生查了一下新华字典——“先生是过去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没有男女也没有年龄,所以只要有学问的人都可以叫先生。[我来说两句] |
我从2006年4月12号在搜狐开博,这么多年有太多太多人想让我搬家,而我坚持不搬,是因为我觉得搜狐博客能够给大家一个公平的平台。如果有些话太过分被和谐掉了,搜狐博客的网管肯定会通知我一下有人说了怎样激烈的话。搜狐博客的良好氛围让我觉得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一如当初开博时的我一样。所以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在我的搜狐博客里面提出,我会斟酌您的看法。[我来说两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