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u_logo
日本民主化

   1945年日本战败,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如何将日本这个长期穷兵黩武的国家改造成和平之国,确保日本不再危害世界和平,这个任务摆在了以占领军的面前。麦克阿瑟以本国政治制度为模板,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实施了大规模的民主化改革,解除了日本的“战争经济”,并对民众进行自由民主的教育,其效果十分显著。到1952年美国占领军归政日本,其军国主义土壤基本被清扫一空。【随手转发专题至: 搜狐微博 新浪微博 白社会 人人 开心网 豆瓣】【我来说两句

  4月10日,在我国黄岩岛海域作业的数艘渔船被菲律宾军舰非法堵在黄岩岛潟湖内,菲方欲抓扣我渔船渔民。国家海洋局迅速派出海监84、75船编队赶赴该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

和静钧:南海争端只能武力解决吗

    海权中的力量格局从来是以“相对实力”决定,只要中国保持海军装备的“相对优势”,那么,武力“统统收回”就不是问题。[详细]

宋忠平:击沉菲律宾最大军舰后果如何

    第二炮兵退役教官宋忠平认为假设菲律宾的军舰被击沉,菲律宾不过三种反应。[详细]

相关背景

  黄岩岛(曾用名:民主礁),国际上称为斯卡伯勒浅滩。是中国中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岛礁,距中沙环礁约160海里。黄岩岛以东是幽深的马尼拉海沟,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


整肃日本法西斯

  麦克阿瑟对日本法西斯实行了全面整肃,清除日本政治生活中长期存在的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意识,使代表“日本人民自由意志”的新政治力量和新领导人能控制政权。1946年初,麦克阿瑟颁布法令,宣布取缔一切鼓励军国主义、赞成或助长日本建立亚洲霸权的极端民族主义政党。整肃对象扩大到地方官员、经济和舆论界的头面人物,受甄别人数多达71万,其中20多万人受到整肃。军国主义者几乎全被逐出新政权。【详细

遣返日本军队回国

   日本宣布投降后,《波茨坦公告》规定:“日本军队在完全解除武装以后,将被允许返其故乡,得有和平及生产、生活之机会。”按照这个规定及国际法的惯例,缴械之后的日军,连同日侨,必须在战争结束后最短时间内予以遣送回国。美国占领军很快就颁布法令,宣布日本军队实行非武装化。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日本全国军队都被解散。国外300多万军队被遣返回国,作为军事强国的日本从此不复存在。【详细

远东军事法庭审判战犯

  从1945年9月起,麦克阿瑟逮捕了包括前首相东条英机在内的39名甲级战犯,年底又逮捕了104名甲级战犯;1946年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成立并开始审判战犯。审判历时三年,共开庭818次,出庭证人达419名,受理证据在4300件以上,判决书长达1212页。判决书对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准备和发动对中国和亚洲、太平洋战争的罪行进行了揭露,并宣判25名被告有罪,7人绞刑、16人无期徒刑。【详细

 

   为确保日本不再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美国从1945年开始就着手新宪法的修订。新宪法的修订起初由日本政府参与修订,由于在天皇问题上分歧重大,麦克阿瑟抛弃日本政府,亲自指定修宪班子,并于1946年由日本内阁通过生效。新宪法虽由美国人强加,但是它保留了天皇制度(不过天皇从神下凡为人,接受宪法的限制),并对日本人民的权利和政治制度进行规定,对确保战后日本政治稳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确立保护人权的宪政原则

  尊重人权是日本宪法的首要原则,并且作为普世价值承认。日本宪法序言写道:“国政依据国民的庄严委托,其权威来自国民,且其权利由国民代表行使,其福利由国民享受。这是人类普遍的原理,本宪法即以此原理为根据。”“我们相信,任何国家都不应只顾本国而不顾他国,政治道德的法则是普遍的法则。”

   日本宪法规定:“一切国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保障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及其他一切表现的自由。不得进行检查。不得侵犯通信秘密。”“保障学术自由。”“财产不得侵犯”。虽然这些法令的实施是由美国占领当局制定实施,并遭到部分日本人抵制。但是“保障人权”的观念种子终于深植在日本国民心中,并且迎来新的一代人。而此时《世界人权宣言》尚未发表。【详细

 

主权在民 三权分立

  1946年元旦,日本天皇发表皇室诏书。诏书否定了天皇作为“现代人世间的神”的地位,承认天皇也是普通人。这个宣言对日本的震撼不亚于两颗原子弹的威力,它将日本国民从世世代代的“忠君”思想里拔除出来。

  新宪法宣布,天皇之地位“以主权所在的全体日本国民的意志为依据”,承认主权在民,否认了天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对天皇世袭和行为限制作为规定,“天皇只能行使本宪法所规定的有关国事行为”,限制了天皇权力。在此基础上,日本宪法对议会、内阁和司法的分权进行了明确规定,并规定司法机关有权对议会的立法活动、政府的行为进行违宪审查。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的“三权分立”体制就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详细

 

和平主义原则:永远拒绝战争

  日本宪法最知名于世的,还是他的“和平主义”原则,即“日本宪法第九条”。其条文为:“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永远放弃以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使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这个宪法条文是对日本战败的惩罚,也是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主义思潮最直接的成果。一个军事大国不但被禁止战争和武力威胁或行使,而且禁止国家保持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这是史无前例的。不过,这个宪法条文并不禁止自卫,为“日本自卫队”的存在提供了法律基础,也埋下了争议。二战后日本“修宪”基本围绕“日本宪法第九条”发生争议。【详细


   战后美国认识到,受军国主义思潮浸染和控制的大财阀集团是日本战争的发动机。基于此,美军占领当局先后下令分割或解散三井、三菱、住友等财阀集团,要求其领导者辞职。同时,为解决日本人多地少、贫民过多矛盾,美军当局还在农村掀起了一场土地和租赁关系改革。

解散财阀实现经济生活民主化

  财阀集团是战前日本最有势力的经济力量,操控日本政治,使日本的征服和侵略行为成为可能。基于消灭日本军国主义经济基础的考虑,美国将解散财阀、大家族联合企业和分散日本经济权力作为重要改革内容。。

  1945年9月,麦克阿瑟发布指令,要求日本政府消除经济垄断现象,鼓励并赞助在民主基础上组织起来的工农业和劳工组织。随后2年内,盟总先后指令解散了83家大型财阀企业,包括三井、三菱、住友等最大的财阀集团,限令其领导辞去经济职务。1948年后,由于“冷战”爆发及日本政府的敷衍塞责,美国放弃解散财阀。因此,许多财阀得以保留,并成为后来日本垄断财团的支柱。【详细


 

农地改革摧毁日本经济的封建基础

  战后初期,日本粮食严重匮乏,农民与地主间矛盾加剧。1945年,租佃纠纷激增到5171起。为避免经济崩溃和社会动荡,占领军决定在日本实施农地改革,平息农民对没有土地的不满。

  1945年12月,盟总限日本政府三个月内提交将土地从地主手中转让给耕种者的计划。次年,日本政府颁布了得到盟总认可的农地改革方案,规定国家强行收购不在乡地主的全部土地,以及在乡地主一定比例的土地,再低价出售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原租农有优先购买权;残留出租地的地租改缴纳实物为缴纳现金,地租率不得超过产值的设定比例。

  农地改革虽未彻底解决日本农村社会矛盾,但它摧毁了军国主义赖以生存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助于社会进步和美国统治地位的巩固。【详细

倾斜生产方式带动整体经济恢复

  战争将日本经济拖入泥淖,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工矿业生产急剧下降,粮食危机和通货膨胀并存。因为缺煤,高炉陆续熄火,恢复生产急需的原材料运输出现障碍,工业生产日趋萎缩。

 1947年起,在美国政府扶植下,日本开始战后经济重建,从实行“倾斜生产方式”开始。所谓“倾斜生产方式”,就是在资金和原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集中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煤炭生产, 用生产出来的煤炭重点供应钢铁业,再用增产的钢铁加强煤炭业。目的是努力造成煤和钢铁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并以此为杠杆,带动整个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根据这个经济发展战略,1947至1948年,日本向煤炭业发放了475亿日元贷款,占据该公库全部贷款总额的36%。1946年日本产煤2274万吨,而1947年则达2932万吨,增长近30%;同期的钢产量也增长了21%。到1948年,日本即出现了初步的经济好转迹象。【详细


 

战后日本改革成果

  经过民主化改革,战后日本政治稳定,民众的权益受到保护,热忱地投身于创造财富的事业中,经济迅速发展。从战后初期的历史影像看,日本民族已摆脱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困扰,民众面貌焕然一新。经过二十多年辛勤发展,日本一跃成为政治昌明,经济繁荣的文明国家,跻身世界最发达国家之列。【点击浏览更多图片

战后日本可以看到外国电影

50年代日本街头

50年代的日本民居

50年代日本街头工地彩色照片

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东京初现繁荣

 

我来说两句